達爾罕王酒(電視劇《嘎達梅林》中的達爾罕王爺演得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誰給介紹一下這位演員的情況。)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達爾罕王,以及達爾罕王酒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電視劇《嘎達梅林》中的達爾罕王爺演得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誰給介紹一下這位演員的情況。
- 張作霖有六個女兒,他的女兒最後都嫁給何人?
- 達爾罕王的人物簡介
- 達爾罕王和成吉思汗什麽關係
- 嘎達梅林為什麽是蒙古族的傳奇英雄
- 達爾罕王的親王世係
Q1:電視劇《嘎達梅林》中的達爾罕王爺演得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誰給介紹一下這位演員的情況。
達爾罕王--宋國鋒飾(蒙古族)內蒙赤峰人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院長 國家一級演員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電視家協會會員、遼寧省電視家協會理事
他本人曾三度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2007年摘取中國戲劇“梅花大獎”桂冠,成為中國話劇獲此殊榮第一人;四次獲文化部“文華表演獎”;還曾獲得中國話劇“金獅獎”等十五項國家級大獎;由他主持創作並領銜主演的話劇七部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三部獲“文華大獎”、“中國藝術節大獎”;他因在電影《父親》中成功的塑造了“父親”的銀幕形象,在第二十七屆開羅國際電影節上榮獲最佳男演員獎。他因主演電影《生死牛玉儒》獲第二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他主演的話劇《父親》《淩河影人》《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連續三度榮獲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198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尖子演員。1991年被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評為“遼寧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996年被授予“遼寧文藝新星”稱號。1999年被授予“遼寧省德藝雙馨文藝家”。2000年被評為全國文化戰線先進工作者。2001和2005連續被遼寧省委省政府命名為“遼寧省優秀專家”。2007年榮獲“國家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殊榮。
Q2:張作霖有六個女兒,他的女兒最後都嫁給何人?
作為大名鼎鼎的東北王,按理說其子女應該是高起點,有著不錯的結局,其實不然,作為女兒和兒子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特別是對於張作霖這樣的有勢之人,想的都是如何利用女兒的婚姻將自己的勢力最大化,這樣就難免要犧牲掉她們的幸福。
張作霖共有六個夫人,八個兒子,六個女兒。下麵我們來看看六個女兒的婚姻生活:
長女張冠英,原名張首芳,為了給自己拉攏政治盟友,張作霖將她嫁給了時任黑龍江督軍鮑貴卿的兒子鮑英麟 ,他“既少知識,又無才幹”,婚後夫妻生活並不和諧,後來鮑毓才在外麵有了女人,兩人的婚姻關係名存實亡,後來鮑英麟更是直接休了張冠英,生活潦倒困苦,最後還是依靠張學良才得於度過晚年。
次女張懷英嫁給了蒙古達爾罕王爺患有癡呆症的兒子包布,這個丈夫連話都說不清,可想夫妻生活之糟糕。九一八之後兩人離婚,她又嫁給了陳友濤, 陳友濤死後她就和妹妹張懷卿一起在天津養老,直到1991年因病去世。三女張懷卿同樣不幸,在張作霖的安排下嫁給了軍閥張勳的精神病兒子張夢潮,也是在九一八後離婚後嫁給了薑秉玉 ,在姐姐張懷英去世後次年離世。
四女張懷瞳同樣是包辦婚姻,她運氣比幾個姐姐好,丈夫雖然是東北總督趙爾巽之子趙天賜,但自身崇尚西洋,所以與張懷瞳早早的出國學習了,後來還在聯合國任職,夫妻感情也比較和睦。五女張懷曦由於年齡較小,沒有受到父親的幹涉,後來和母親移居美國自由選擇夫君。六女張懷敏也是自由戀愛,嫁給了原遼寧省長翟文選的孫子翟元堃,之後去了台灣,在台灣大學當教授。
張作霖的六個女兒除了兩個尚幼的外,四個包辦婚姻的隻有張懷瞳算是幸運,其她三個都算是被張作霖給禍害了。
Q3:達爾罕王的人物簡介
從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初封到1911年清王朝滅亡的275年間,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共“世襲罔替”十一代、十二任。從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清政府首次任命哲裏木盟盟長起至清朝滅亡的二百多年中,清朝廷共任命了十五任哲裏木盟盟長、六位副盟長,其中,達爾罕親王被授為哲裏木盟盟長的有五位,副盟長兩位。孝莊的大哥卓哩克圖親王係唄授為哲裏木盟盟長的有四位,副盟長一位。曆任達爾罕親王因娶了皇家的固倫公主、和碩公主而成為清皇家固倫或和碩額駙的有四位;娶清皇室親王、郡王之女的有四位。
Q4:達爾罕王和成吉思汗什麽關係
他倆沒啥關係。生於光緒5年12月30日。那木濟勒色楞親王是和碩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的第10 代孫、第12世和碩達爾罕親王,也是末代達爾罕親王。他的族姓是博爾濟吉特,漢名叫包樂康。兒隻斤ⷩ觜(1162年5月31日(農曆四月十六)—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長”。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Q5:嘎達梅林為什麽是蒙古族的傳奇英雄
嘎達梅林(1892年—1931年4月5日),蒙古族傳奇英雄,出生於內蒙古哲裏木盟(今通遼市)達爾罕旗(今科爾沁左翼中旗)塔木紮蘭屯人姓莫勒特圖,本名那達木德,又名業喜,漢名孟青山 。嘎達是蒙古語,意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職,即劄薩克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的總兵。此後便有一些歌曲用來紀念嘎達梅林,如90後學生小學音樂課本上的《嘎達梅林》,以音樂的形式表現。
早年經曆
嘎達梅林讀過幾年私塾,通蒙漢文。曆任旗衛隊章京、昆都、紮蘭、梅林等職。1908年,在達爾罕旗旗衛隊當兵服役,5年後被提升為旗衛隊章京。1916年被任命為旗衛隊的紮蘭(參領),1925年被提升為旗軍務梅林(統領)。後因拒絕達爾罕王福晉要把旗衛隊收租的土地交給王府支配而被撤職。[2]
從清朝末期開始,為鞏固邊疆外防,阻止沙皇俄國進一步侵略,中央政府開始逐漸在蒙旗開墾土地,漢族民眾被遷入成為佃農。中華民國成立後,1914年2月,民國政府內務、農商、財政等部及蒙藏事務局聯合製定《禁止私放蒙荒通則》和《墾辟蒙荒獎勵辦法》,準備大興蒙墾。從1916年,奉係軍閥張作霖開始大量放墾。放墾戍邊增強了邊防,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但也損害了蒙古族牧民的利益。從1904年的白音大賚起義開始,抗墾起義此起彼伏。[2]
抗墾起義
張作霖與常住奉天(沈陽)的那木濟勒色楞王爺商定開墾該旗的大片草原為農耕地,到1928年達爾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墾,牧場縮小,牧民被迫背井離鄉,引起當地牧民的不滿。嘎達梅林多次到墾務局反對開墾,被免職。
1929年初,“東北易幟”後不久,張學良繼續開墾蒙旗土地的計劃。嘎達梅林等人發起“獨貴龍運動”,即所有請願的人在紙上圍著一個圓圈簽名以隱藏領頭人,去沈陽向那木濟勒色楞請願。7月26日請願代表色仁尼瑪、趙舍旺、僧格嘎如布和嘎達梅林被捕,被押回本旗投入監牢。11月13日夜嘎達梅林的妻子牡丹其其格夥同一些人劫牢反獄,將嘎達梅林救出。於是嘎達梅林組織起義,領導了一支700多人的抗墾軍隊,提出了“打倒測量局,不許搶掠民財”的口號,襲擊墾務局和墾荒軍,驅逐測量隊,轉戰於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哲裏木盟一帶。
張學良命張海鵬部一個騎兵團和湯玉麟屬下東北騎兵第17旅李守信團出兵圍剿。1931年4月5日,抗墾隊伍在今通遼北舍伯吐附近新開河(今烏力吉木仁河)畔的紅格爾敖包屯渡口,準備渡河南去時,被包圍殲滅,嘎達梅林戰死。李守信割下了嘎達梅林的頭,回開魯送給崔興武旅長,崔興武用木匣包裝送湯玉麟。湯玉麟又交給了達爾罕親王,並在旗內懸掛示眾。後來在烏力吉木倫河邊民眾修建了梅林廟。
五個月後,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的東北軍撤入關內,牧墾草原的計劃沒有得以繼續實施。
Q6:達爾罕王的親王世係
第一任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左翼中旗人,蒙古科爾沁部首領、忠親王宰桑第四子,孝莊文皇後四兄。天聰二年(1628年)正月,尚和碩公主,授和碩額駙。康熙四年(1665年),卒。子五。長子和塔襲親王爵。
第二任達爾罕親王和塔,第一代達爾罕親王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長子,和碩公主所生。康熙四年(1665年)丙戍日,襲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夏四月,卒。
第三任達爾罕親王班第,和塔長子。康熙十年(1671年)辛亥,襲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康熙九年尚固倫端敏公主,授固倫額駙。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因病去世。子二,均授和碩額駙。
第四任達爾罕親王羅卜藏袞布,班第長子,固倫端敏公主所生。尚和碩公主,授和碩額駙。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襲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授為哲裏木盟首任盟長,命在禦前行走。乾隆十七年(1752年)四月,病故。
第五任達爾罕親王色布騰巴勒珠爾,羅卜藏袞布親王第三子。乾隆十七年(1752年),襲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初授一等台吉,命在禦前行走。乾隆八年八月,封為輔國公。乾隆十一年,尚固倫和敏公主,授固倫額駙。乾隆四十年(1775年)卒於軍中。
第六任達爾罕親王色旺諾爾布,羅卜藏袞布次子,色布騰巴勒珠爾的哥哥。尚縣主,授多羅額駙。乾隆二十年(1755年),襲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授哲裏木盟盟長。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卒。
第七任達爾罕親王旺劄勒多爾濟,色旺諾爾布長子。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襲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授哲裏木盟盟長。嘉慶三年(1798年),卒。
第八任達爾罕親王丹曾旺布,旺劄勒多爾濟長子。嘉慶三年(1798年),襲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嘉慶四年,命在禦前行走,賞帶三眼花翎。嘉慶七年,禦賜賢王榮號,授哲裏木盟盟長。嘉慶十三年(1808年)正月,卒。
第九任達爾罕親王布彥溫都爾瑚,丹曾旺布長子。嘉慶十三年(1808年),襲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嘉慶十四年,命在禦前行走。道光十七年(1837年)九月,卒。
第十任達爾罕親王索特那木朋素克,布彥溫都爾瑚長子。道光十八年(1838年),襲和碩達爾罕親王。道光二十一年,命在禦前行走。同治元年(1862年),授哲裏木盟副盟長和備兵劄薩克。同治八年,授哲裏木盟盟長。同治十三年(1874年)二月,卒。
第十一任達爾罕親王袞布旺濟勒,索特那木朋素克長子。同治十三年(1874年),襲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光緒十年(1884年),卒。
第十二任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袞布旺濟勒獨生子。光緒十年(1884年),四歲時襲科爾沁左翼中旗劄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簡任哲裏木盟副盟長兼備兵劄薩克。民國十四年(1925年),經東三省督軍張作霖介紹,與北京女子中學畢業的滿族姑娘朱博儒結婚。婚後生有七男七女。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那木濟勒色楞將旗劄薩克之權轉交給旗內閑散王爺溫都爾親王陽倉劄布署理,自己遷居北京。一九四八年,由四子包晉祺從上海接往台灣。一九四九年,移居香港。一九五一年,因患腦溢血去世,終年七十一歲。一九五二年,朱博儒因病去世。
關於達爾罕王和達爾罕王酒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達爾罕王的詳細內容...
留言0